一、功能定位
聚焦大学精神凝练与引领、大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和“幸福空间”打造,通过社会情感与能力的理论研究、科技赋能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研究、跨年龄跨地区的比较研究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建设目标
(一)近期规划
建立实验室,完善基础设施,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为主阵地,以学生一体化服务社区建设为契机,打造学生成长“幸福空间”样板,搭建一个集科研、教学、实践于一体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与实践平台,开展大学精神和大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理论研究以及本土化工具开发,积累研究数据和经验。
(二)中期规划
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规律,探索基于时代精神与本土文化有效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方法,开展实证研究和应用推广。开发和应用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大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工具和干预方案,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指导。
(三)长期规划
建立我国大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的理论体系,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和教育人才,为全国高校及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提供基于社会与情感提升的学生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解决方案。
三、研究方向
(一)社会与情感能力本土化研究
以当前社会与情感能力模型理论为基础,立足于我国实际,明确我国学习者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社会和情感能力评估的核心问题取向,转变评估方式,拓展研究边界,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和情感能力评估框架,探索评估的本土化实践路径,打造中国社会与情感能力养成教育鲜明的本土实践特征,研制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案,并基于该实践方案广泛开展学习者社会与情感教育形成性评估的循证研究。
(二)科技-人文-环境赋能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研究
面向未来,拥抱科技发展,探索社会变革与科技发展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开展基于AR、VR、大数据等先进科学技术赋能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研究;深挖社会人文资源,探索时代精神、大学精神、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等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影响,开展基于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涵养为依托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实践路径研究;拓展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实践载体,深化环境育人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提升研究内涵,开展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环境指标体系建设,开展全生态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体系研究。
(三)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与比较研究
基于本土化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成果及标准化评估工具,开展跨年龄阶段、跨地区的比较研究,探索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规律与差异,为促进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改进当下教育评估与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中国答案和山大方案。